1月17日,学校召开2024年总结会暨2025年务虚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庆丰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学校的发展成果,科学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深入探讨了2025年发展规划,为学校持续发展谋篇布局。全体校领导、附院及各部门负责人、部门副职参加会议。
会上,各部门负责人汇报了2025年重点工作,校领导分别就分管领域工作进行了工作部署。大家秉持着务虚以求思路、求实以促发展的精神,围绕学校升本工作和“双高”校、“双特”校建设等中心任务,总结成绩经验、分析短板不足、锚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路径、细化思路方法,深入思考、直奔主题、畅所欲言、积极谋划、互相启发,进一步凝心聚力、解放思想,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形成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共识。

朱庆丰做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学校各部门2024年取得的成绩。2024年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叁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团结拼搏、共同奋斗,捷报频传,硕果累累。一是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叁年行动计划,临床试验科技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离退休二支部被评为安庆“安庆市离退休干部职工示范党支部”。学校被授予“安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获评2024年度党外知识分子“双树双建”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二是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突破。获批安徽省技能特色院校立项培育建设高校和2个省级特色专业群建设,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项目“康养产业学院”。成功申报“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成功召开临床试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皖西南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获评第叁批“安徽省绿色学校”。附院首次被列为国家级“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项目”基地单位。室内体育馆竣工投入使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顺利开工;985名学生顺利入住“杏林苑”。叁是学校内涵建设更加过硬。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校园急救与救护技术决赛一等奖;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化学实验技术小组比赛银奖,健康养老照护赛项铜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职场英语挑战赛(安徽赛区)公共英语组写作大赛一等奖、叁等奖,演讲大赛二等奖;2024年度安徽省科创教育优秀组织奖;安徽省创新大赛1金1银22铜;第十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4个、1个教师团队二等奖和优秀组织单位;第十一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金4银5铜,学校获优秀组织奖,位居省内前列。在全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在第叁届全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决赛中获二等奖;在全省高校思政委员征文比赛中2名同学获得叁等奖,等等。首次获得全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表扬。推荐吴江玲同志入选2024年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候补人选)。四是服务地方水平不断提高。与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申报市域产教联合体获批省教育厅立项建设。对接宿松县龙河村、宿松罗汉山村、岳西和平村开展帮扶活动,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中医学专业双主体办学,开展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人才培养及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推荐1名教师担任“科技副总”,帮助公司完成多项技术难题。校老年大学3本教材入选安庆市首批老年大学特色教材,1门课程入选安庆市首批老年大学特色课程。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学校将锚定申建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标,紧抓“双高”“双特色”项目和“五个校园”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会议要求,务虚既是形式更是方法,既要有虚谋更要有实干。一要聚焦党建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争创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等项目,形成“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构建“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思政育人体系,全方位落实思政课改革。进一步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争创创新创业示范高校。二是聚焦升本目标,全力建好双高、双特。定期向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等部门上报升本建设推进进展,积极向上争取升本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做好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总结,谋划好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建立省“双高”、“双特”季调度制度,完成年度绩效目标任务考核。叁是聚焦五金建设,强化教育内涵发展。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基地等关键要素改革,加强“五金”建设,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精准发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校企共建,建好一批优质课程;内培外引,建强高水平师资;积极拓展,打造一批优质基地;多元合作,编好一批优质教材。四是聚焦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做深做实省级临床试验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皖西南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安庆市高新区产业园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加快康养产业学院和现代医药产业学院建设。主动对接安庆“双生”产业,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用研发项目。五是聚焦互作交流,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融入长叁角一体化发展,与长叁角地区高校开展干部队伍挂职、师资队伍交流、学生交流、共办技能竞赛等合作。扎实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争创国家级奖项和示范基地。六是聚焦基础建设,夯实办学软硬件条件。积极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推进“绿色、文明、健康、智慧、节约、书香、药香”校园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用好设备贷款和职教提升等资金,高质量开展设备采购项目和改造项目。(文、图:陈贵萍,审核:陈琪)